从航空专家到新风口创业先锋,上海沃兰特航空技术公司创始人董明的故事

发布日期:2025-04-15 06:15    点击次数:135

目光坚定,笑容温和,休闲西装搭配牛仔裤,透着理性和率性。这是上海沃兰特航空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、首席执行官董明给人的第一印象。“我从小就喜欢飞机。每次天上飞机飞过,我都立马跑去看飞机飞行的轨迹,莫名地喜爱。在近日的采访中,董明回忆起童年时光,笑了。

深耕行业成专家

董明的父亲是一位研制水上轰炸机的工程师。董明在有着浓厚航空军工氛围的家庭中长大,后来考入武汉理工大学工业自动化专业。毕业后,他进入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工作。董明全程参与了ARJ21、C919项目的开发研制工作,与团队共同攻关了数百项关键技术,也深度参与CR929等重大型号研制工作。“我能感受到不同的飞机的个性、情绪。”他感慨道。

董明深耕行业超过25年,是当之无愧的飞控航电系统技术专家。“参与了C919、ARJ21又参与eVTOL的工程师,可能全国也找不出几个。”董明不无自豪。

因出色的工作能力,董明曾先后就职于通用电气、罗克韦尔柯林斯、昂际航电等知名国际企业。2016年,美国Uber大会上提出了Uber Elevate空中出租车计划,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eVTOL(电动垂直起降飞机)浪潮。当时董明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(NASA)Transformative Vertical Flight工作组和美国通用航空制造商协会(GAMA)及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(ASTM)成员,参与美国先进空中交通(AAM)路线图及相关行业标准制定。

展开剩余58%

抓机遇大胆创业

“我国在eVTOL制造方面已具备强大的技术储备,整个行业的产业链也较完善,并且所需材料的成本已降下来了,相较于国外低了很多。”董明敏锐地捕捉到时代发出的信号,认为中国已具备eVTOL产业发展条件。他意识到,eVTOL是这个时代的机遇,是中国航空“百年一遇”的机会。

深思熟虑后,董明决定辞职,出来创业。2021年6月,沃兰特在上海诞生。“VOLANT”源于法语,描述了猛禽的一种飞行姿态,安静、敏锐、迅速——这正是董明对沃兰特航空研制的eVTOL飞行姿态的要求。

仅仅一年后,2022年8月,沃兰特下线了全尺寸验证机VE25X1,2023年1月首飞成功,用时之短、效率之高,堪称行业标杆。“当样机出来的时候,我们团队可以说是激情澎湃。这是中国民航人的梦想。”董明回忆道。

在第七届进博会上,首次参展的沃兰特航空大放异彩。沃兰特航空首款机型VE25-100的全真1:1机舱成为展馆的“明星”。2025年伊始,沃兰特与南航签订中国首批高等级商用客运eVTOL确定订单。

站在巨人肩膀上

之所以选择上海创业,董明说,上海有着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优势,是我国低空经济布局最早、低空经济一体化协同发展程度最高的城市。“上海有明显的产业链优势,在这里能找到很好的合作伙伴,解决了我们的基础问题,使我们能够专注于技术创新。我们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。”

上海是金融中心,是走向世界的门户。沃兰特航空吸引了大量资本的关注和青睐。2021年7月,沃兰特航空完成数百万美元种子轮融资;2022年1月,完成近亿元天使轮融资;2023年5月,完成数百万美元Pre-A轮融资;2024年2月,完成亿元A轮融资;2024年4月,完成亿元A+轮融资;2024年6月,完成亿元A++轮融资;2024年8月,完成数亿元A++++轮融资;2024年12月30日,完成Pre-B轮数亿元人民币融资……沃兰特获得了市场化资金的广泛支持。董明说,这是其他地方难以比拟的。

发布于:上海市